浅谈对“天津爆炸事故”的看法和感想
在天灾人祸面前如何对生命负责?
8月12日22时50分,天津消防总队接到报警称,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天津消防总队9个中队和港务局码头3个专职队赶赴现场扑救。爆炸发生后总计38辆消防车赶往现场,23时06分消防官兵到达现场,23时30分左右,现场发生爆炸,2名官兵失联,4名受伤。12日23时40分再次有35两消防车赶往现场,13日将继续增加救援。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最新伤亡人数发布:截至今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520人,其中重症伤员66人。
目前在事故现场依然有浓烟升起,在刚刚,有15辆消防车开进天津港,这些消防车上都写了“泡沫车”。危化品如果发生火灾,不能用水来浇灭,只能用泡沫。另外,现在在天津港口还有三辆消防泡沫车正在等待进入。同时在另一条车道上还有8辆载重车,载重车上装的都是沙土。危化品发生火灾时,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沙土里掩盖。
在现场还有大量武警官兵集结,记者粗略统计,大概有不到200人左右的武警官兵待命,他们都戴着口罩、手套,手里拿着铁锹,同时还有更专业的消防人员也在这里集结,他们背着氧气瓶,手里拿着电锯。
【救灾指挥部决定暂缓救援 因危化品位置不明】据央视报道,已确认9名消防官兵牺牲,36人失联。由于现场危化品位置不明,可燃物成分复杂,救灾指挥部决定暂缓救援。消防官兵称,可燃物溅洒在地面上颜色特殊,成分难以分析,可能会有毒。下一步可能派驻防化人员进入现场。
【国务院调查组:危险化学品内容存储不明 已暂缓扑灭】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确定几点:1、由于危化品数量容存储方式不明,暂缓扑灭,确定好具体方案再实施;2、密切环保监测,派防化团进现场;3、伤员的抢救救治,遇难者家属的安抚;4、附近区域的交通戒严。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最新伤亡人数发布:截至今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520人,其中重症伤员66人。
看到新闻确实比较难过,我们城市中工厂区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部分城市中原有化工设施及厂房选址不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已经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化工厂缺乏科学的安全规划,选址、布局不尽合理,而且与民用设施、居民区以及江河湖泊等脆弱环境的安全距离严重不足;另外,新、改、扩建的化学工业园区也缺乏科学的安全规划和风险管理,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化学工业园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事情发生这么久了居然还不知道是什么物质引起的爆炸,难道灭火救援的时候不知道是危化品不知道有爆炸的危险吗?谁该为这是事件负责,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救援行动太过盲目,为什么那么多的消防官兵牺牲,为什么周围人群没有及时得到疏散,在天灾人祸面前,人们如何对生命负责?
中国亿万颗心的祈祷牵挂,一分一秒的煎熬等待,愿救援顺利,愿伤者平安,愿能听到更多生命平安的好消息,我们一起为生命祈福,为天津加油!
应急不能纸上谈兵
昨夜,天津滨海新区发生严重爆炸事故,截至今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已造成44人死亡,520人受伤。在爆炸发生的那一刻,众多附近的网友用手机记录下了爆炸画面。影像资料固然珍贵,但视频中,网友们高声发出的疑问更引人关注:“这是哪儿”“好大的爆炸”“发生了什么”“好吓人”。
网上流传的一份疑似天津公安消防总队的内部报告,记录了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报告显示,昨晚22时50分,天津消防总队接到报警称,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天津消防总队即派出9个中队35辆消防车和港务局码头的3个消防专职队赶赴现场扑救。23时06分,消防官兵到达现场,23时30分左右,现场发生爆炸。
从这份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点信息:1.接警最初已知起火物质为危险化学品 2.从接警到事故现场发生爆炸有约四十分钟的间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大爆炸发生前,没有做出任何危险化学品起火的预警通知?为什么没有及时提醒附近的工作人员和群众可能会发生危险?以至于在爆炸发生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消息不能及时传递,一开始就将附近居民至于危险之中。
查找资料发现,天津市其实有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其中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工作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此外,天津市安监局网站一则消息显示,就在7月20日,滨海新区举办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活动。
既有应急预案又有演练,但现实中,面临可能扩大的危险,依然没有任何公开消息,实在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或许官方考虑的是不扩大事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当爆炸真的发生,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民众不仅会更加恐慌,而且会轻信谣言。
回想发生在2013年11月22日的黄岛爆炸事故,与此次事故相似。黄岛爆炸事件中,从发现输油管道泄漏到发生爆炸,足足有7个小时的时间,这7个小时里,原油挥发出的气体浓度不断增加,但却没有任何预警信息。事故发生后,财新记者对幸存民众的采访得知,在事前人们没有收到任何预警信息,“要是早一个小时知道这种危险,我们就是爬,也早就爬出了爆炸区。”一位受访者如是说。
时间宝贵,事故面前,应急不应沦为纸上谈兵。如果在起火时,存放危化品的企业或者救援部门任何一方意识到可能扩大的危险,并且及时做好预警和安排,结局都可能不一样。四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对最大程度减少灾难后果来说已足够。
对安全生产的问题如何进行彻底的反思?
8月22日23时30分,天津滨海新区集装箱码头危险物品仓库的连续大爆炸,等于24吨TNT炸药的爆炸当量,方圆2公里内所有房子的玻璃全部被震碎,数千辆进口的大众汽车全部被烧为废铁。天津市5个中队的消防队员在救火现场,多名人员被炸牺牲。死伤的市民和消防官兵的人数,尚未公开,但是,数目惊人。滨海新区的医院住满了受伤的群众。
8月12日22时50分,天津消防总队接到报警称,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天津消防总队9个中队和港务局码头3个专职队赶赴现场扑救。爆炸发生后总计38辆消防车赶往现场,23时06分消防官兵到达现场,23时30分左右,现场发生爆炸,2名官兵失联,4名受伤。12日23时40分再次有35两消防车赶往现场,13日将继续增加救援。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最新伤亡人数发布:截至今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520人,其中重症伤员66人。
目前在事故现场依然有浓烟升起,在刚刚,有15辆消防车开进天津港,这些消防车上都写了“泡沫车”。危化品如果发生火灾,不能用水来浇灭,只能用泡沫。另外,现在在天津港口还有三辆消防泡沫车正在等待进入。同时在另一条车道上还有8辆载重车,载重车上装的都是沙土。危化品发生火灾时,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沙土里掩盖。
在现场还有大量武警官兵集结,记者粗略统计,大概有不到200人左右的武警官兵待命,他们都戴着口罩、手套,手里拿着铁锹,同时还有更专业的消防人员也在这里集结,他们背着氧气瓶,手里拿着电锯。
【救灾指挥部决定暂缓救援 因危化品位置不明】据央视报道,已确认9名消防官兵牺牲,36人失联。由于现场危化品位置不明,可燃物成分复杂,救灾指挥部决定暂缓救援。消防官兵称,可燃物溅洒在地面上颜色特殊,成分难以分析,可能会有毒。下一步可能派驻防化人员进入现场。
【国务院调查组:危险化学品内容存储不明 已暂缓扑灭】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确定几点:1、由于危化品数量容存储方式不明,暂缓扑灭,确定好具体方案再实施;2、密切环保监测,派防化团进现场;3、伤员的抢救救治,遇难者家属的安抚;4、附近区域的交通戒严。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最新伤亡人数发布:截至今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520人,其中重症伤员66人。
看到新闻确实比较难过,我们城市中工厂区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部分城市中原有化工设施及厂房选址不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已经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化工厂缺乏科学的安全规划,选址、布局不尽合理,而且与民用设施、居民区以及江河湖泊等脆弱环境的安全距离严重不足;另外,新、改、扩建的化学工业园区也缺乏科学的安全规划和风险管理,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化学工业园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事情发生这么久了居然还不知道是什么物质引起的爆炸,难道灭火救援的时候不知道是危化品不知道有爆炸的危险吗?谁该为这是事件负责,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救援行动太过盲目,为什么那么多的消防官兵牺牲,为什么周围人群没有及时得到疏散,在天灾人祸面前,人们如何对生命负责?
中国亿万颗心的祈祷牵挂,一分一秒的煎熬等待,愿救援顺利,愿伤者平安,愿能听到更多生命平安的好消息,我们一起为生命祈福,为天津加油!
应急不能纸上谈兵
昨夜,天津滨海新区发生严重爆炸事故,截至今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已造成44人死亡,520人受伤。在爆炸发生的那一刻,众多附近的网友用手机记录下了爆炸画面。影像资料固然珍贵,但视频中,网友们高声发出的疑问更引人关注:“这是哪儿”“好大的爆炸”“发生了什么”“好吓人”。
网上流传的一份疑似天津公安消防总队的内部报告,记录了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报告显示,昨晚22时50分,天津消防总队接到报警称,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天津消防总队即派出9个中队35辆消防车和港务局码头的3个消防专职队赶赴现场扑救。23时06分,消防官兵到达现场,23时30分左右,现场发生爆炸。
从这份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点信息:1.接警最初已知起火物质为危险化学品 2.从接警到事故现场发生爆炸有约四十分钟的间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大爆炸发生前,没有做出任何危险化学品起火的预警通知?为什么没有及时提醒附近的工作人员和群众可能会发生危险?以至于在爆炸发生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消息不能及时传递,一开始就将附近居民至于危险之中。
查找资料发现,天津市其实有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其中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工作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此外,天津市安监局网站一则消息显示,就在7月20日,滨海新区举办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活动。
既有应急预案又有演练,但现实中,面临可能扩大的危险,依然没有任何公开消息,实在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或许官方考虑的是不扩大事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当爆炸真的发生,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民众不仅会更加恐慌,而且会轻信谣言。
回想发生在2013年11月22日的黄岛爆炸事故,与此次事故相似。黄岛爆炸事件中,从发现输油管道泄漏到发生爆炸,足足有7个小时的时间,这7个小时里,原油挥发出的气体浓度不断增加,但却没有任何预警信息。事故发生后,财新记者对幸存民众的采访得知,在事前人们没有收到任何预警信息,“要是早一个小时知道这种危险,我们就是爬,也早就爬出了爆炸区。”一位受访者如是说。
时间宝贵,事故面前,应急不应沦为纸上谈兵。如果在起火时,存放危化品的企业或者救援部门任何一方意识到可能扩大的危险,并且及时做好预警和安排,结局都可能不一样。四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对最大程度减少灾难后果来说已足够。
对安全生产的问题如何进行彻底的反思?
8月22日23时30分,天津滨海新区集装箱码头危险物品仓库的连续大爆炸,等于24吨TNT炸药的爆炸当量,方圆2公里内所有房子的玻璃全部被震碎,数千辆进口的大众汽车全部被烧为废铁。天津市5个中队的消防队员在救火现场,多名人员被炸牺牲。死伤的市民和消防官兵的人数,尚未公开,但是,数目惊人。滨海新区的医院住满了受伤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