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七泽散记》周沙尘
有一位老朋友提议我到石门县去旅行。这个县的南坪河乡的山涧林海中有不少白猴、白獐、白麂、白野猪和白段蛇等珍稀白色动物。有人见过云麓村的白猴,行动乖僻,出山尾随花猴之后,撤退却跑在最前面。据分析,这些野生白色动物很可能是第四纪冰川浩劫后的于遗物种。
他又说;“永顺县列夕乡也应该去。”那里有古木参天,银河飞泻,天桥自生,怪石嶙峋,真是步步有景,景景奇观。每个景点又都有一个传说或掌故。“摇舟猛洞访深闺”,最富自然情趣。游人把一条船从石壁上拉进“银河洞”内,然后,在洞内荡舟畅游。
常德倡议环游洞庭
二十八日,我们按原计划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去。车抵常德,时已近午。司机同志找了一家沿街的当地风味饭店就餐。我们趁厨师炒菜之际沿街散步,街上熙熙攘攘。车辆成串,市场上农副产品堆积如小丘,成群的高大建筑物显示小城的时代风貌。我不禁向旅伴们惊呼;“变了,大变了!”记得公元1945年冬天。我随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一位特派专员到湖南各地调查抗战胜利后的灾情,6O万常德人民,抗战胜利后,却正面临着深沉苦难的冬天。现在,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市场繁荣,物资丰富,常德真的变了。
餐桌上,我了解到.沿途的游人大多数是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去的。我又惊呼起来,张家界发展太快了。公元1980年《旅行家》杂志第一期刊载了肖离同志写的张家界游记,这是全国报刊第一次介绍张家界。五年间,张家界的旅游事业发展如此迅速,是当时未曾料及的。
接着,语今同志说,我国的旅游资源,内涵极其丰富。只要我们积极去开发,不少地方都有奇山秀水,名胜古迹,流泉飞瀑,奇花异木,无不令人自豪。
我们边吃边聊,我的脑海忽然起了个念头,应该开辟一条环游洞庭湖的旅游路线。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宏阔壮观。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民族英雄辈出,文人学士留下的文物古迹比比皆是,传说掌故也很丰富。
下午,在去张家界的车上,我设想了以岳阳为起点的环湖旅行路线。游岳阳楼——江南第一楼,人们可以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得到启迪。游刘禹锡称道的“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山上的杨么起义遗址,柳毅传书的井洞和东边的二妃墓(娥皇与女英)等名胜古迹,掌故传说,够人颇费思索。第二站,游屈原怀沙自沉的泪罗江。第三站,游湘阴的“岳州窑址”,唐代茶圣陆羽称“岳州窑”为全国青瓷名窑之一。接下去游沅江,过汉寿,抵常德。这一段,可以从沉江乘船去游“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忽值人”(唐·王维诗)的桃花源,也可游常德的“明荣定王墓”和“铁经幢”等古迹。
接下去游览临醴、安乡、南县、华容等县境的波光潋滟等风景名胜。然后,向北闯入湖北石首、公安两县的怀抱,东返监利,直下洪湖,无需介绍,这一段游程,将引发游人极大的游兴。先可参观伟大的荆江分洪工程,然后品尝洪湖的菱藕鱼虾。
终点站游三国时代的古战场——黄盖湖。它濒临长江,风物长宜。据《临湘县志》载:“‘赤壁之战’黄盖屯兵于此,故名。”游人在此可以演习骑射,凭吊先贤忠魂,内心定当感到充实。
这条旅行路线,应该说是大自然的赐予,中华民族历代的豪杰为我们创造了不少条件,环湖风光绮丽,文物古迹丰富。在相应的景点还可举办专题旅行,如“横渡洞庭旅游”,“端午龙舟竞渡旅游”,“洞庭戏鱼旅游”,“洞庭新婚旅游”
这条旅行路线开辟容易,不用搞基本建设,投资也很少,车游船游所需设备,一律租用。招聘一二位开拓型人才,负责组织、培训称职的导游,印一些精美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无疑,无需多久,和《旅行家》杂志最先宣传张家界一样,环游洞庭湖势必名扬中外。
我的设想,仅勾画一个轮廓,现实中的风光千百倍丰富于此。故我把车上的设想名之曰:“常德倡议”。
奇峰三千幽谷万丈
车抵大庸,红霞尚满天,我们下榻中国旅行社,洗过澡,吃了晚饭,沿着解放路散步。“这儿要比长沙、常德凉爽多啦。”陪我们来游的湖南人民出版社胡征同志拉开了谈话的序幕。接着,我问:“在北京听湘西画家黄永玉说,他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但像青岩山的风景这样集中,这样美丽的地方,他是头一次看到!你对此说有何看法?”
“永玉说得对,也不全对。”胡同志着实地说。“说他说得对,是因现在一些名家对张家界的评价,几乎趋向一致,即,青岩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峨眉之峻峭,匡庐之叠翠;说他说得不全对,因说青岩山一处具备诸山之胜,恐也难以令人诚服。如果把整个武陵风景区(包括索溪峪和天子山等)的全部景观综合评比,我看永玉之言,犹为贴切……”
人夜,我翻阅《张家界简介》,中云:张家界,古称青岩山,又名马鬃岭,位于大庸以西,距县城32公里……国家第一流风景区。它号称“峰三千,水八百”,有一处瀑布,两座天桥,三座古庙.九条溪流,五个天门,六大山寨,四十八大将军岩。它“集诸山之秀于一体,纳南北风光于一身。”真是洋洋大观。掩卷而思,我感到困惑,面对这么多“秀色可餐”的景点,如诗如画的神趣。一级景点就有三十五个,如夫妻岩、金鞭岩、云海金龟、山里钟馗、望郎峰、凤冠岩、千里相会、九重仙阁、一口玉印、天书宝匣、龙虾花、重观树、蟒松仰卧、百年珙桐……二级景点五十个,还不包括新近发现的砂刀沟内的大溶洞,无不令人眼花缭乱,揣摩难定。思量间,青岩山“峰三干”一语又浮现脑际。于是,我想青岩山的景观既是以峰为主,我们到了这武陵山中,探幽寻胜,自然是以游览奇峰为主了。
可是,一转念,又想青岩山千峰竞秀,势如碧笋,危峰石柱,层出不断,它们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它们蕴含着一种夺人灵秀之气,且能像游桂林山水,选择其中一二,如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月牙山等等,逐个漫游,—一览胜。实际上我们所处的地方是盆地中心一个向下凹陷的“石桶林”,三千奇峰集中到不足四万亩的士地上。它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星罗棋布,陡峭嗟峨,鬼斧神工,千姿万态,其气势如龙腾虎跃,似波涌云流,磅礴壮观。奇峰诡谲神秘,变化多端,横看侧望,上下俯仰,玲珑剔透,各尽其妙。想来想去诚如古老民谣所说,“远看不见山,见山在眼前。”我们从何处始游呢?久久思索,不得其门,昏昏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