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 > 故事新编 > 诱  惑

诱  惑

推荐人:翻阅云天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6-12-03 01:15 阅读:

  一

  茂田复合肥公司销售副总苗连田做事一向干脆利落,可这段时间犹豫不决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引诱萦绕在大脑深处,犹如迎奸卖俏的情魔折磨着他的神经,夜里辗转失眠,白天神情恍惚……

  人到中年的苗连田额头光亮,显示出常人没有的刚毅果断,无论西装还是休闲服穿在他身上就显得稳重潇洒。可这个年前年后苗连田年却过得索然无味,“人生最大的困惑莫过于——旗鼓相当的利益或损失摆在那里让你做出选择”。苗连田苦思冥想,抓耳挠腮时想出这句自以为是的“经典语句”。

  新年上班的第三天,董事长把萎靡不振的苗连田叫到办公室向他宣布了非常有诱惑力、震撼力的消息:苗连田年薪由八十万提到一百二十万!在董事长印象里苗连田工作能力是超强的,在公司无人能及,去年苗连田的华北片区销售额几乎是其他几个片区销售额的总和。公司历来奖罚分明,给苗连田加薪,一是激励其他片区加大销售力度;二是增强公司对苗连田的诱惑力,让其继续发挥销售特长,为公司作出更大贡献。

  中午得到丈夫加薪的消息,妻子陈菊兴奋的合不拢嘴,边哼着《我今儿个真高兴》,边炒菜、温酒等待苗连田载誉归来。陈菊三年前因孩子高考辞去所有工作做起专职太太,孩子上了大学,她把广场舞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白天对着电脑学,晚上教姐妹们,日子过的特滋润。四十岁的她肌肤细嫩,眉眼含春,丹唇皓齿,修长身材,怎么看都像三十刚露头的样子。

  苗连田平时看着陈菊婉约柔和的美丽,心里甜滋滋的,对妻子百依百顺。这次回到家像个霜打的茄子嫣嫣的,看着陈菊忙忙碌碌的高兴劲,心里烦,冷不丁对着陈菊冒出一句:“你别为加薪高兴,我辞职不干了!”原来苗连田在假期里写好辞职报告,在董事长提出加薪后,苗连田这头犟驴背着妻子向董事长递交了,并不顾挽留毅然决然。

  “什么?你辞职不干了?!你发烧还是精神错乱?正往桌上端菜的陈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公司的那个狐狸精吴颖要你这样做的?下一步你还要提出离婚是不是?我早看出你们眉来眼去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瞎说什么?吴颖和我是工作关系,你可不能污她清白啊!”陈菊提到吴颖,苗连田急了,他最怕妻子把不相干的吴颖扯进来胡搅蛮缠。

  在陈菊证实了丈夫是在正常情况下说的这番话后,梨花带雨话里崩石的哭着骂着把摆好的碗盏碟子摔得杯盘狼藉,走出家门开车离去。苗连田怕她到公司胡闹,开车尾随看到她向娘家驶去,才放心的驾车驶向离县城八里的苗家村。

  二

  苗家村是近两千人的大村,处在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由于处在城乡结合部,赚钱容易,侍弄土地的人越来越少。富裕后盖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翻新旧房子盖两层三层小楼这是好的,有的旧房子空着另到自家场院、菜园盖房子的屡禁不止,他们大多趁周末、节假日或夜晚土地、城管工作人员疏忽管理时,一两天甚至一夜三间瓦房就大功告成。村子肆无忌惮的扩张侵吞着周边的良田,乡领导经过几番论证,报县里批准,把这个村列为旧村改造试点村。两年时间,漂亮的楼房建起来,年青人喜气洋洋搬进楼房,老年人有的住进老年房,有的住进楼房车库,都夸比原来房子敞亮。

  旧村改造腾出土地八百多亩,加上原有土地共三千六百亩。村民住上楼,种收用的农机具没处存放了;打下的粮食楼房里也没法存放;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不愿种地,老年人种点够自己吃的就满足了;村里土地每亩二百元没有承包的。走近了城市,疏远了农业。原本肥沃的土地就这样白白躺着荒芜着。

  驱车十分钟,苗连田就来到苗家村北的空旷田野。初春的田野万物复苏,小草们在空地里露出鹅黄的小手,像是在做着荒芜这片土地的准备。年前的腊月苗连田五次来这里考察论证,对这里零星稀疏的麦田,荒芜板结的土地已经适应,村里土地的四至范围也了如指掌。在苗连田心里,这片土地就是亟待开发利用的处女地,她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招人喜爱。

  苗连田从车上拿出请人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图,规划图上方写着《原生态种植农场规划布局图》,上面分区域种植:有小麦花生、玉米轮茬,红薯、小麦轮茬;大棚种植:有经济类蔬菜,生态蔬菜……苗连田眼前出现了绿波千顷的庄稼地和绿意盎然的大棚,他抬起头笑了。

  远远地有人向这里走来,苗连田一看是村支书,欣慰的长出了口气说:“你尽快做通家家户户的土地流转工作,我的土地利用规划图编织出来了。我要建立农场,实行区域种植,集约经营,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在自己家门口上班,像工厂一样按月发工资。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联系了,并在村里、乡里、县里建立农产品超市”。

  苗连田眉飞色舞的正说着,手机音乐提醒他来电了,摸出手机,头像显示是吴颖打来的,苗连田一直“哦、哦”的表示听着,后来说了句“好,五日内你准备好,我去你那里,不见不散啊,哈哈哈!”接完电话的苗连田志得意满,春风满面,尽管笔挺的西裤和铮亮的皮鞋上吸满了尘土,他感受着沃土的吸引和亲切……

  三

  旧村改造快到尾声时,乡党委书记就给村支书苗新和压了一副重担,必须在明年开春把村里土地流转出去,否则拿他是问。三十出头的苗新和在旧村拆迁改造时可谓大刀阔斧,敢冲敢闯,可土地流转这事需要经济实力雄厚支撑,他和老婆在县城打工一年满打满算收入也就六万元。

  乡领导的军令状把苗新和愁坏了,妻子劝他:“土地不好流转,不叫咱干咱就别干了,村里工作千头万绪,得罪人不捞好。你看人家邻居小刘在外承包工程一年赚二十多万,咱图的什么啊?”

  苗新和了解妻子的快人快语,尽管时常埋怨,可对他的工作还是支持的,所以把她的话权当耳旁风。他一夜绞尽脑汁,还真想出了一个具备流转条件的人。

  进入腊月,苗新和知道本村的大叔苗连田的化肥销售处在淡季,电话联系后就带上烟酒驱车直奔苗连田上班的公司。

  两人相见稍事寒暄,苗新和就直奔主题:“咱这旧村改造基本成功了,可是出现了新的难题:村民搬进楼房,农机具、粮食没出存放,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仅侍弄够自己吃的那点土地,大片的土地没有承包的闲置起来,我们村两委商量着,你能不能出面把这些土地承包起来?”苗新和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苗连田的反应,心里却打着鼓,怕他一口回绝,人家工资那么高,咱这是拉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