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背后的诗意——浅读牧雨诗歌
这首诗题《溯洄从之》出自《诗经?蒹葭》,可见诗人想去追源探索人生的存在价值。开篇诗人便在空间上打开思绪,“穿过河口突围的记忆往上”即有空间顺序亦有方位指向,他的诗笔就象是仙人手中的魔法棒,他不直接说出往上的风景,只从侧面谈论,引荐,一步步的将诗意拨开,顺着河口、往上,通过香气抬高脚步,看到了起源的石头、羊、鸟鸣、村子、灰尘、暗影。那是个即给人激励的岁月又令人悲叹的日子,在起源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最原始的悲壮内心,石头象征着坚定与顽强的生命存在。在缤纷的今天,我们目睹了世人的浮燥、疲惫、孤苦、沉伦。在五月,当草香抬高我们的脚步,是否能静静的思索我们灵魂深处的所思所盼,是否能将内心角落的灰尘清扫。这首诗从内心深处获得更多层次的认识,表现了理想,也表现了现实,思索着生命的价值,在灵魂里找到归宿。
四月的页眉
刚填写好四月的籍贯
尖叫就装满村庄
一群树匆匆掠过我的知觉
把急事散落我肩上
收走出现裂纹的风声
鸟鸣跌在路上 雨一直在落
一把伞遮不住的酸楚
我读着受难的素描
鱼群抛弃的陆地
我把你的哭声 拥怀里
很多花都睡去 樱桃就该红了
枇杷却在摇晃的春寒挣扎
乡下人的鼾声在黑夜匍匐
从水流的缝隙走过
我被安排在四月的前排
这首诗中的想象灵动中见深厚。从诗题便知是诗人写给雅安地震的诗情。诗人将四月描绘成一个有生命的并饱含疼痛的个体。在这个充满悲痛的四月,诗人“出乎其外”,在悲痛之后冷静回味,从声、色、动、静中描摹了发生在他眼前的苦难之时。他从悲痛中走出却并未远离,而是对四月之痛做了真切的深思,将内心悲痛借着诗情传达给读者。造语深切宛曲,蕴含深刻,意境深远。
三、打开思绪为诗插上翅膀
一首美丽的诗总能将读者的思绪撩起,带着读者的心在诗香里徜徉,看到更宽远更美妙的世界,能将此种思绪传达给读者的便是诗人高超的想像力。想象对于诗犹如翅膀之于鸟,亦如车轮之于车子,没有想象诗人无法将诗意升华,无法引领读者驰骋于日月星辰、过去未来、深邃内心。朱自清说:“诗也许比别的文艺形式更依靠想象。所谓远,所谓深,所谓近,所谓妙,都是就想象的范围和程度而言。”
我佩服牧雨的想象力,他诗意的语言极富张力,而这种语言张力是建立在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上的,他的想象美丽多幻,宽阔深远。他将自己与万物融会,把灵魂贴在大地上,从他诗歌的诗题便可见一斑。如《蘸着夜色为你写诗》、《五月 ? 钟声频频落水》、《笑容已花白》等等。牧雨丰富的想象也带给诗或优美或深远的意境,走进这些诗境,你可以安静的享受炎热夏日的一整个下午……
守着梯子留下的格言
今天哪也不去就去长雨的乡下
让阳光照在前额让鸟儿
把目光抬到高处
不去反复惊扰露水
惊扰做寒假作业的虫子
就让白菜慎重裹紧单纯的心
在地上坐稳身子
守着河水喜欢的睡姿
守着梯子上升时留下的格言
风如果吹破了影子
也得瞒住骨头里的那点香气
不再想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胡豆花就开在紫色的早晨
把微笑和露水盛满牛的眼睛
为了信仰锄头始终在长满杂草的生活
执拗前行开垦着需要祥和的日子
得赶在立春前把粮食装满瓷碗
只需记住今天果实回到花朵的过程
回到一滴露丢下灰尘和记忆的皱纹
不用对着名字研究月亮
读着这首诗不用过多的去解释诗中的想象,而是佩服牧雨对诗意的剪裁功夫,正如我国作家萧乾所言:“想象本身是兼有着挑剔、剪裁、弥补作用的。”牧雨此诗中的想象非常有意趣,如“做寒假作业”与“虫子”,“白菜”可以“慎重裹紧单纯的心”、“梯子上升”与“格言”等,他能将两个毫无关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得到的是美妙的诗意。诗中对理想世界的重新构建,意象丰沛的句子把人带入一个静谧的空间,只静静的品读就会不知不觉在他的想象里感悟诗意。这些温暖的想象传达给读者的是平凡踏实的生活之境,自然质朴却厚重。在虚实相间的想象里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透视着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回味。
想象之美在牧雨的诗中比比皆是。如“诗。通过安检在七月底部留下薄命”,此句中“诗”、“安检”、“留下薄命”这些词汇巧妙的连接给人是惊奇的诗感,“带一些腊月在纸上涉水”,这句中的“带”、“腊月”、“涉水”连接成一个温馨浪漫的诗境,“一首诗完成一个疗程依然痛着水鸟穿过纸张啄伤词语的倒影”,诗句中的“诗”、“疗程”、“水鸟”、“穿过”、“纸张”、“啄伤、“倒影”这些词汇完美的联系成一个语言清新,情深意远的诗味。这些透着诗人智慧的想象中的连续性、多维性、发散性……令人感叹,惊讶。每个想象以及思维的逻辑却架构得熨帖,自如。将我带到一个个诗情画意里去享受,沉思。
一首美丽的诗如果没有想象不可能创造出优美的诗情画意,但想象不是凭空乱想,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必须受合乎逻辑的思考与制约。它是借助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诸种手段来表现,都是一种艺术的想象活动。诗人只有凭借想象为诗插上翅膀,读者才可以在诗中畅游。
文字的魅力在于作者给予它灵魂(来源美文网),诗的魅力在于诗人赋予它灵性。牧雨就是这样一个创造诗意的人,从他的诗歌里足见他与诗的缋绻深情。他把自己交给幽谷明月,交给城市乡野,交给虫鸣花草,一次次徜徉在风景里,采撷诗意,然后用他的诗心为读者描绘着意蕴厚重,构思缜密,内敛深厚的诗画空间。诗中的意蕴与隐喻,色彩与哲思,都神如幽谷,朗若明月,诗情变化间摇曳出情思妙趣。文中的一管之见难掩含心浅显的诗意领悟,不尽处望牧雨海涵,也请赐教!祝牧雨在诗的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