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故事
列宁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教师给打的分数往往不是“5”分,而是“5+”。每次作文时,老师在一两个星期以前,就把题目告诉学生。列宁知道作文题 目后,马上就开始准备,读参考书,考虑文章的内容,写提纲,打草稿。他把稿纸折成两半,在左边起草把右边空着。草稿起好以后,就在右半边补充、修改,或者 写些必要的说明。不几天,右边的一半也快写满了。等到交卷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认真细致地改过好几遍了,文章自然又充分又有条理。
列宁 不喜欢死啃书本,不论学什么,都肯动脑子钻研。同学们都不爱学拉丁文,觉得很枯燥。列宁却学得津津有味,因为他找出了拉丁文的特点,掌握了拉丁文特有的各 种语法规律。有一天,拉丁文教师让坐在前排的一个同学翻译一篇很难的课文。这个同学站起来,翻译了一半就再也译不下去了。老师说:“下一个。”第二个同学 站起来,也翻译不下去。老师说第三个,第四个……直到大多数同学站了起来,才轮到列宁。同学们都轻松地透了口气,他们相信列宁准能答应答得不错,那么大家 就可以坐下来了。教室里静静的,列宁声音不高,翻译得十分流畅。教师坐在讲台上一动不动地听着,等列宁翻译完了,他走到列宁跟前,紧紧地抱着列宁亲切地 说:“谢谢你,我的孩子!”
列宁还有一个好习惯,遇到不懂的事情,总要弄个明白。有一次,他和同学们挖到一个屎克螂的洞。屎克螂的洞很 宽,洞深约有半米。洞里分几个格子,在一个格子里有一大堆粪,而另一个格子里地摆着许多工作圆溜溜的粪球。列宁读过一些讲昆虫生活的书,就跟同学们讲: “这些粪球是屎克螂从外面运进来的,屎克螂有个滚粪球的习性。”同学们问,屎克螂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干什么呢?这一下可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告诉大 家。他回去问了哥哥,还读了有关的书。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答案:“原来屎克螂把卵产在粪球上面,孵化出来的幼虫,就可以把粪球当食物。过了几天,他又告 诉同学说:在古代的埃及,屎克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soft/埃及人把石头雕的和泥塑的屎克螂放在庙里供奉,或者带在身上作护身符。同学们听得津津有 味。原来这几天,列宁翻阅了不少讲到屎克螂的书。
列宁对各种知识都有兴趣。他不但学好了各门功课,而且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政治理论书籍。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8岁那年,有一次,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带着他去阿尼亚姑妈家做客。列宁当时非常活泼好动,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当时,谁都没有看见。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
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列宁因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受到惩罚,所以也跟着大家说:“不是我!”
但是,列宁的母亲已经猜到花瓶是列宁打碎的,因为,小时候的列宁太好动。
怎样对待列宁隐瞒真相的过错呢?要不要当场揭穿他呢?列宁的母亲仔细思考一下,她觉得应该了解儿子犯错误后是否对自己的不诚实的行为有所认识,同时要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并针对孩子的思想状况对儿子进行启发,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
于是,母亲没有当场指出花瓶是列宁打碎的。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母亲一直保持沉默,她在等待列宁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承认。
果然,母亲的沉默让列宁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一直在做要不要告诉母亲的思想斗争。
终于有一天,临睡前,母亲走到他的跟前,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但还是没有说话。列宁受不了心里的自我谴责,突然失声大哭起来。他大声对母亲说:“我骗了阿尼亚姑妈,花瓶是我打碎的!”
看到儿子能够勇敢地承认错误,母亲欣慰地笑了。她安慰儿子说:“你承认了错误就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会给阿尼亚姑妈写信的,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就是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不直接指出事情的真相,也不急于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先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进行冷处理。同时,父母要在对 待孩子的态度上表现出沉默、静候的状态,让孩子通过父母的态度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一段时间后,再抓住一个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列宁的青年时代介绍
1887年春的一天,一个神情严肃的年轻人走到伏尔加河边。他一语不发,凝视着湍急的河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猛然举起拳头,重重地击在旁边的小树上,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道:
“不,我们不走这样的路,应当走的不是这种道路!”说完,年轻人庄严地向哺育他的伏尔加河深深地鞠了一躬,抬头向远方眺望,两眼露出炙热而又充满希望的 光芒。这位年轻人,就是刚刚17岁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他刚刚接到亲爱的哥哥萨沙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绞死的消息,心中异常的悲痛,才走出住 在辛比尔斯克的家中,来到宽阔的伏尔加河畔。
萨沙是参与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死的。在当时,俄国人民不堪专制、腐朽的沙皇统治,纷纷 起来斗争。萨沙同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组织了一个“民意党”。他们斗争热情很高,但始终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因而就把国家落后、人民痛苦,归结到沙 皇个人头上。1881年3月,“民意党”组成了一个刺杀小组,在街上用炸弹炸死了亚历山大二世。但没有过多久,亚历山大三世又上台了,仍然沿袭老沙皇政治 制度,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单纯的知识青年,又一次组织一些骨干分子,其中就有萨沙。他们同仇敌忾,又一次行刺沙皇,可这一次沙皇早有准备,刺杀未成反被敌人抓住,萨沙表现得非常英勇,为了保存革命实力,自己一人承担下来,结果,对他们恨之入骨的沙皇。便下令绞死萨沙。
消息传来之后,乌里扬诺夫全家非常悲痛,尤其是这位年轻的弟弟,听到自己尊敬的哥哥被沙皇杀害,心中充满复仇的火焰,但他是一个稳重而又勤于思考的青年,几天来,他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解救人民的苦难,改变祖国现状?
弗拉基米尔来到伏尔加河旁边,面对流淌河水,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要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只有去发动千百万工农群众,用暴力推翻腐朽的沙皇统治。让劳动人民自己当家做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