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域外教育理念(一)
尽管孩子们会觉得做一些家务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但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非易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被人依赖。所以要求孩子形成作家务的好习惯却并非不可能。
如何让孩子轻松的,持久地养成这个好习惯,以下几点家长必须注意: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转帖者褦襶子:夸奖不要过度夸张,可以增加点感情色彩,但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并没有做到的事被当成自己的功劳〗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转帖者褦襶子:教育最忌讳简单的指令性要求,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而增强孩子做家务的主观能动性。孩子有了错误,不要简单批评处罚,要让孩子为此承担责任。可是承担责任的方式不能是指令性的,要给孩子提供些承担责任选项,让孩子自己选择承担责任的方式。如果孩子自己提出选项之外的承担责任方式,如果不是避重就轻的逃避,也可以接受孩子自己的观点。这会增强孩子对自己行为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转帖者褦襶子:要注意区分错误的性质,诸如损坏东西、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第一次可谅解孩子,事后要详细向孩子晓谕这种错误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并教会孩子以后如何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遇到孩子再重复此类家务时,要提醒孩子需要注意的事项。倘若孩子重复犯这类错误,就要让孩子承担责任——用孩子的做家务的劳务费予以赔偿。但是,如果是没有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可以帮孩子分析错误产生原因,叮嘱孩子今后努力不再犯或者少犯相同的错误。对孩子的教育要宽严相济,即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什么错误都可以重来,也要正视孩子成长的必要代价。〗
4、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转帖者褦襶子:在教育上对于完美的追求,往往是利大于弊。(见褦襶子论述《“完美”也许是致命缺陷》)可以给孩子描绘一个完美的目标,让孩子为之努力,但是不能苛求孩子很快就能达到完美。只要孩子在这个方向上,能够有不断的进步就是成功的教育(能够保持与上次相同的水准也可以视为进步,形成稳定的技能也不是容易的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追求追求“大于等于(≥)”效果。毕竟孩子的进步,还有许多外在因素。个性差异使然,某些方面孩子能力弱一些也是正常的。〗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转帖者褦襶子:要让孩子意识到他(她)所做的事,也是满足自己愿望的铺垫。这同驯兽的原理差不多,话糙理不糙。孩子做完家务,要让孩子的某些愿望有所满足。〗
7、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转帖者褦襶子:必要的妥协也是种教育。没有妥协的教育同样是种缺憾。可是妥协不能没有原则,要让孩子体会到妥协是为了求取共同的满足。所以,答应孩子再玩十分钟,若孩子到时不能履行约定,去收拾书,就决不能再妥协。并要对孩子的初次违犯约定的行为予以惩罚(拒绝满足孩子某个要求,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面壁思过。但要细心观察孩子,时间要把握好,到孩子停止哭闹片刻感到疲倦或者感觉到孩子心理压力足以让孩子下次遇到相同的事能够想起这种处罚即可。)“诚信”意识是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立身之本。教育儿童,需要格外注意首因效应,在孩子初次违背约定时,一定要给孩子打下深刻的烙印。父母的一次无奈的妥协,可能让孩子从此忽视诚信。不要觉得诚信是利他的事,其实“诚信”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讲诚信者本人。〗
8、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她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给他一个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例如,满足一个愿望)。注意了,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做某件事就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统的习惯分工,例如让男孩子拖厨房的地,女孩子就让她去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喜新厌旧”是不是贬义词要看语境。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并非是人的品德瑕疵。在教育孩子上,若能适时适度地利用人“喜新厌旧”的本能,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生理与心理两个维度。传统观念里,把“喜新厌旧”附加了品德的属性,令世人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