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亲情文章 > 追忆我的母亲

追忆我的母亲

推荐人:日光倾城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6-11-10 15:31 阅读:
在这个春意昂然的季节里,百花盛开,生气蓬勃,人们心情的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可我的母亲却没有享受到一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我的母亲突然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走完了她87个春夏秋冬的人生旅程!

  母亲走得很悲壮,走得很安详,也走得很从容,她似乎没有了一线挂念!

  在她生病到离去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前来探望她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数达百人,她的满堂儿孙、侄男侄女轮番守护在她病榻前,一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她离去之后前来吊唁和为她送行的人更是成百上千人,葬礼如此热闹和简朴,这在我们那小山村里算是史无前例的。

  俗话说:不痛不生、不痛不死。我母亲离开我们之前确也经历了一番痛苦,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偶尔尚在微弱意识……

  回想起母亲临死前那痛苦万状的情景,我才真正感到“生不如死”这个词语的含意,病魔其实是万恶之首,它要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折磨死,其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先让你不能进食、然后让你不能言语、再让让你丧失意志力 让你一步步迈向死亡之路,其残酷无情程度无异于用利刀生吞活剥一个大活人,这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毫无夸张地说,世间最无情的东西莫过于病魔,人类与病魔是永远的天敌,而且人类在病魔面前是那样的束手无策。

  一直以来,母亲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健康乐观,身板硬朗,虽然生过几场大病,偶尔也买点药吃,可连打针输液都很少,尤其是她年近九旬仍然耳聪目明、思路敏捷,牙齿可以磕瓜子儿嚼胡豆儿,眼睛可以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我们认为通过几次治疗她的身体已经是百病不染了,一定会长寿百岁的。

  也许正是这些“假象”使我们凭经验办事,没有对母亲的身体作全面体检,更是忽略了对母 亲身体进行全面的疗养。总认为只要平素间家里备点感冒药什么的,买点牛奶水果让她疗养一下,这样就可以使母亲健康长寿。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我们错了,而且是大错而特错,这也成为我们作为儿女永远的伤痛。可世间哪有后悔药卖啊!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何如此硬朗身板的妈妈,说病就病倒了?而且突然的毫无预兆的就那么走了?让我们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只有悲怆的面对现状,永远没有给我们补救的机会。

  就在“五一”假前的一周我回家探望父母和哥嫂时,母亲还在山上采摘叶呢,还和我们有说有笑,她说:考虑到大哥收入微少,想把那微少的养老金交点给哥嫂作为生活费呢!我当时叫母亲用不着考虑这事,哥嫂不会接受的。

  哪知仅仅在时隔一周的4月29日晚上,歌嫂就安排侄儿打电话告诉我:母亲头痛历害,病得不轻。30日又打电话说:经过打针服药,母亲病情似有所好转,我顿时宽心了许多。尽管如此,我还是慌里慌张的买了一些药物后赶往百里之外的老家,可是等到我们赶到她老人家身边时,她已经没有多少语言,不能饮食,左右手端碗也不平稳,我喂了她半瓶老酸奶是她的最后进食。打针服药全然无效,病情急转直下。我们束手无策,她年事已高,又不能送往大医院,只好请当地医生给母亲打吊针、肌肉注射、服药、喂葡萄糖,被动的等待着天塌下来时刻的来临!

  果然,我母亲苦苦支撑到5日凌晨2点便灯枯油尽,盎然长世,得以善终!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节俭、善良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式传统型农村妇女的缩影。回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滴时光,我的心里就禁不住一阵难受,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个不停。

  她出身在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我外婆去世,靠外公外出打短工维持家庭生计,后大舅舅被拉壮丁九死一生逃回来之后,母亲才有所依靠,在乡邻乡亲的关爱下度过童年,靠吃百家饭长大成人。母亲在童年的人生历经中,到底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这样,使她养成了一生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她虽然不识文断字,但她知道怎样乐善好施、知道怎样勤俭持家、知道怎样帮助弱势群体、知道怎样体恤穷苦人。

  母亲是勤劳的。在大集体生产中是按强劳力分得工分的,从大伙食团开始母亲就是一把劳动的好手,曾经担任几百人吃饭的伙食团炊事员。后来,在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中,为了争工分她常常是包上冷饭,早出晚归,叫大一点的我把妹妹背到山上喂奶,就这样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五兄妹拉扯成人。在困难重重的灾荒年里母亲总是和父亲、大哥等一起到大山中挖蕨根、采竹笋、找野菜来维持家庭生活。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哪怕自己吃菜咽糠也要让我们几兄妹尽量吃好一点,而且她总是等我们吃了之后她自己才吃,这难道还不是最伟大的母爱吗?

  记得也是在一个春天里母亲因操劳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在挖蕨根的路上晕倒了,被大哥背回来送到区人民医院抢救,经过2个月的治疗,母亲九死一生终于康复。后来条件好转了,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居住,虽然生活条件好多了,但她虽然保持了勤劳的习惯。80多岁高龄的她,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菜,亲自动手做饭,平时把地板拖得铮亮,早上很早起来为父亲和我端送热气腾腾的洗脸水,有客人到家里她还亲自为他们端茶送水。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劳累成疾,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很节俭的。由于母亲从小受苦,在吃、穿、用方面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吃了几顿的剩菜剩饭她舍不得倒掉,她经常为我们舀上新鲜饭菜,而自己悄悄吃剩菜剩饭,有几次我和姐姐妹妹怕她吃多天的剩菜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偷偷倒掉了剩菜剩饭,惹得从不生气的她狠狠训斥了我们,几天不与我们说话。

  平时她穿着也很节俭,她常说人老了买些衣服在那里穿不烂,多可惜。她总爱穿缝缝补补的旧衣服,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她总舍不得穿,在清理她的遗物时装了一箱子衣物,有些已经是我们在八九年前为她买衣服,还从来没下水呢。为了节约,母亲趁空闲时间把家里的废纸块、废瓶子和其他废旧东西收集起来,扎成捆拿到废旧回收店变卖,她说我有孩子读书,又要结交朋友,家庭开支大,这样可以添凑起来买小菜。每周我给她买菜的钱,她总是节约着用;每次为她们准备在冰箱里的肉和鸡蛋,平时她也舍不得吃,总要等我回来一起吃。

  我母亲平素有心里话最爱对我说:什么要少买点衣服免得穿不烂被烧掉,什么老人百年之后不抬圆殇?这对扛拱的孝子不安全啊,什么她自己死后用石头垒个土坟就行了不要浪费钱财啊,当时我听了之后一笑了之,我说:母亲,我们当儿女的知道怎样做。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