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的父爱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爱就变得更加的凝重。日常生活中,父亲对我们关怀与照顾许是不如母亲那样的细致入微。父亲为了能让我们快乐的成长,他选择了孤独。我清楚记得,母亲走后的两三年里,有无数个夜晚,当我睡醒一觉,已是夜半更深的时候,愁眉紧锁的父亲还没有入睡,大口大口地吸着烟,孤苦撕扯着他的心扉,为了我们,他于无数个黑夜里苦苦跋涉。父亲的头发也是那个时候变白的。他挺拔俊逸的身姿,慢慢开始枯萎。
曾有人劝过父亲,别太苦了自己,孩子们年龄小,让他再找个伴,帮着拉扯孩子。倔强的父亲却没有,他说:有后妈,就会有后爹,我不能让这几个孩子受屈。为了这简单的话语,父亲付出了半生的艰辛。懂事的哥哥要放弃读大学,留下来帮着父亲种田,父亲没有答应,毅然决然让哥哥去完成他的学业。记得父亲对哥哥说,就是要饭吃,你要把这个大学读完。那些年劳累过度的父亲几次住进了医院,营养不良导致他严重的贫血,炎热的夏季去田里锄草,他眩晕地站都站不起来。坚强的父亲用他超常的毅力,带着我们几个孩子走过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其实父亲对我们,心里已经温柔成了一波涟漪,因他的性格使然,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他粗线条的表达方式。我们只能说他父爱的表达有些僵硬,没有外在上的温暖,其实他的爱一直如涓涓细流般绵延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
长大后,严厉的父亲对我们几个的要求到不似曾前那么严格了。看着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他苍老脸上也慢慢开始有了笑容,或许我们已经成长为他心目中所期望的样子。在他严厉的管教之下,我们的所作所为成为他认可的行为方式。上了年纪的父亲开始对我们放手,任由我们自己飞翔,孤单的老父亲,安详静默的守候着那个温暖的家,只待我们累了倦了,他许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到了我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对于我们的选择父亲从不过于干涉,他做的只是把他心里的看法说给我们,让我们做一个借鉴。我们几个孩子的婚姻大事,父亲不是不管,聪明的他不会去主宰我们的生活。他却以他一生经历所总结出的经验,来告诉我们人生中的一些偶然于必然。把婚姻生活中面临的成败利害说给你们,任凭我们自己去选着自己的生活。他也不会阻止我们,至于两个人日后的生活好坏,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看起来父亲竟如此的洒脱,实际中,他还是对我们有千般不舍,万般牵挂在他的心里。
在我结婚的那天,早上我还没出门的时候,他还一脸的兴高采烈,热情地接待着前来的宾客。后来哥哥告诉我,当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刚强的父亲哭了,老泪纵横!泪水浸湿了他苍老的容颜。还在不停的念叨,这孩子嫁了这么一个穷人家,在家时受累,也不知嫁到了人家会怎样,这以后的日子又能过成什么样?牵挂的思绪啃噬着父亲的心,一连几天他都吃不下,睡不好,直到我三天回门,他的脸上才有了笑容。类似这种牵肠挂肚的话,外刚内柔的他是不会亲自说给我的,一辈把对我们的爱藏匿在内心深处。
我婚后的第二年,因所在单位解体,一时间成了无业游民,父亲为我着急,他背着我,让哥哥帮我再某个差事。哥哥当时有心让我去事业单做临时文案,好强的我没有答应,而是和朋友去承包了一所中专院校的学生食堂。当时只想尽早改善贫穷的生活状态,也是年轻气盛,不愿受人制约,就想凭自己的能力来创造未来。
没成想,管理偌大的一个食堂,一天忙的像只被抽打的陀螺,随日月星辰不停地旋转。几乎是天没亮出门,月上中天才托着疲惫的步子回家。那时又正赶上是我怀孕期间,父亲心疼地看着我日渐消瘦的样子,生气道,你就这么不要命的折腾吧,你不想想自己什么身板,你这样早晚会被累死的!气氛的话听起来是不悦耳,可那里面却饱含父亲对女儿所有的疼爱。只有我的父亲才会这样的说我!他是在心疼我。
对此,父亲对自己的姑爷(我丈夫)极为不满,父亲认为都是因他的无能懒惰,才会让我如此奔波劳累。后来我生下女儿,月子里我就发愁没人帮我带孩子,满月后父亲说,你忙你的,我来看孩子。我想都没敢想让父亲帮我带孩子,况且父亲当时也已年近古稀,每天要去照顾一个那么小的婴儿,要多难啊!我说别了,我雇个人看孩子吧。父亲有些生气了,雇人看,谁会把孩子当成自己孩子那么精心的看护!再说你雇人又要花去很多钱,还是把那钱省下好好过日子吧,孩子还是我看着吧。
年迈的父亲不辞辛苦的帮我看护着幼小的女儿,也许女儿和父亲有缘,几个月孩子哭了谁都哄不好,父亲抱起她,哭声即刻就消失。在父亲精心的呵护下,女儿长成一个大胖娃娃。这期间父亲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可爱的小胖丫,已是四五岁的孩子,每顿饭都是坐在父亲怀里吃完的,父亲用汤匙精心的喂饱她,自己再吃饭。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也一改往日的严肃,变成了一个老顽童,每天和女儿打成一片,她把女儿宠成刁蛮的小公主,像只小蟹子,更行霸道。我因管教女儿也没少遭父亲训斥,他竟然说我对女儿的教育太粗暴?可我这也是继承了他的传统!女儿五岁时在我的说服下,父亲才同意送去幼儿园。
父亲老了,为了照顾他方便,我们一家三口,便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说是照顾父亲,好多时候是他来帮助着我。女儿读小学的那几年,爱人单位破产,下岗后去了外地工作,我每天要带孩子,工作,父亲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父亲为了减轻的我的负担,他每天早起去早市买菜;帮我带女儿;有时还要做饭;就这样跟着我受劳累。女儿五年级的时候我因太过忙碌病倒了,又是老父亲,每天为我做好三餐,因胃肠不好,父亲就给我煮小米粥,做面条,再做几道可口的小咸菜,还要劝我一定要多吃饭,病就会好得快。当时被疾病折磨得真的是寝食难安,看着饭菜没有食欲,吃下去又觉难受。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我尽量多吃些东西。有时吃完就吐,父亲看着我,一时手足无措,那副心疼紧张的表情,至今依然清清楚楚的在脑海中浮现。是父亲耐心细致的照料下,我的病情日渐好转,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而今每当想起父亲为我盛上一碗米粥放在我的面前,低声说,快趁热吃,吃完饭好吃药,泪水依然会止不住的流出来。这就是我的老父亲,一个外刚内柔的刚强老人。
最难的日子里,是父亲用他的爱,温暖着我,给了我力量,让我从艰难中走了过来。这也是父亲军人的品格影响我,让我能从容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