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为什么打朝鲜

推荐人: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6-11-15 14:37 阅读:
武装干预原因复杂历史进程在此拐弯

  如果历史按此逻辑发展下去,美国将放弃朝鲜半岛。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政治发生变化,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也发生了转变。历史发展进程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首先就是美国认为,不在朝鲜采取行动将危及它的全球战略。当时冷战伊始,东西方紧张对峙,美苏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等许多地区势力范围还没有划定,摩擦不断。美国认为此次北朝鲜进攻背后必有苏联的支持和指使,必须予以反击,才能防止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等地的“军事冒险”。同时,美国认为必须采取行动,才能向依赖美国保护的盟国显示强大力量,否则其盟国可能会屈服于苏联的压力,西方阵营将崩溃。上述想法在杜鲁门向盟国的通报文件中得到了体现:“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

  此外,杜鲁门政府这么做也缘于其受到国内压力。美国1949年从朝鲜半岛撤军前后亚洲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蒋介石战败,逃往台湾,以参议员麦卡锡为首的国会议员及众多媒体,群起指责政府因政策失误才“失去”中国。杜鲁门政府的民调支持率从1949年1月的69%下降到朝鲜战争爆发前的37%。杜鲁门意识到,如果不能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南朝鲜“陷落”,国会就可能弹劾他,民主党的执政地位就保不住了。于是,朝鲜战争就成了他转移国内政治压力的一张牌。

  最后,美国出兵朝鲜还与杜鲁门总统的性格特别是他的历史观有密切关系,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是决定性的因素。杜鲁门早年经历坎坷,形成了坚定、果敢、喜欢挑战的性格。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性格影响了他在1950年所做的决定。

  此外,杜鲁门早年形成的历史观也决定了对朝鲜半岛局势的认识。从1934年起,他作为国会议员积极倡导美国中立。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他内心里为自己早期的立场感到可耻甚至有罪恶感,进而坚定地认为各国没有联合起来抵制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进攻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而美国没有领导各国反对侵略是错上加错。当他一听到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时候,马上就将此次战争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他说:“在我们这代人经历的事件中,力量强大的一方袭击弱小的对手已不是第一次。这使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些例子,如日本进攻中国满洲,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如果我们不遏制住这种势头,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爆发……”

  在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杜鲁门做出介入朝鲜战争的决定就不奇怪了。中国人民也开始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并最终挫败了美国侵略者,有效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事实证明,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外交和安全格局,且对今日东亚及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

内页右侧250x250
二维码
全站预留漂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