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荔亭记 俞平伯 馆之在吾家旧矣,吾高祖则有印雪轩,吾曾祖则有茶香室,泽五世则风流宜尺,其若犹未者,偶然耳。何则?仅生猪年,秉鸠之性,既拙於手,又以嫩为好,故毕半生不能营一室。弱岁负笈北都,自字直民而号屈斋,其形如街而短,不屈不斋,时吾妻未...

  • 海 吴伯箫 那年初冬凉夜,乘胶济车婉蜒东来,于万家灯火中孤单单到青岛,浴着清清冷冷风,打着寒噤,沿了老长老长的石栏杆步武彳亍,望着远远时明时灭的红绿灯,听左近澎湃的大水声音,默默中模糊影响,我意识到了海。旅店里一宵异乡梦,乱纷纷直到黎明;晨...

  • 千年庭院 余秋雨 二十七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一个人在岳麓山上闲逛。岳麓山地处湘江西岸,对岸就是湖南省的省会长沙。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儿,乘着当时称之为“革命大串连”的浪潮,不由自主地被撒落在这个远离家乡的陌生山梁上。 我们这一代,很少有人在“...

  • 纪元旦 林语堂 今天是甘四年二月四日,并非元旦,然我已于不知不觉中写下这...

  • 钱塘潮 乐维华 在地图上只是那么一丝,在眼前却是水烟浩淼。钱塘江吞波吐浪,缓慢地流贯东西,草原、山丘、乡村、城镇,吴山点点,飞鸟淡淡,它说:它时常想看看两岸的黄旁子孙。 江潮呵,忘不了人们,人们也忘不了江潮。金风送爽的秋天,就是江潮和人们相会...

  • 西部系列:柴达木--你如何打发寂寞? 刘元举 那一天,我一共接了三个电话,这三个电话均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柴达木。这三个电话是三个不同的人打来的,一位是柴达木搞摄影的朋友,一位是搞创作的朋友,一位就是他们那里的党委书记。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向...

  • 旧京速写 贺昌群 一闪眼十多年,生活在上海滩的所谓工业社会里,生活随着钟表的摆动铸成了定型,倒也不觉得怎么讨厌,反而一旦脱了轨,却有些不惯起来。虽然有时十分气闷不过了,情愿赶着制造一两篇东西出来卖了钱,随着几个朋友作个短期旅行,却也别具风味...

  • 武汉的夏天 池莉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摄氏42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于光远...

  • 钱江看潮记 丰子恺 阴历八月十八,我客居杭州。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寓中来了两位亲友,和两个例假返寓的儿女。上午,天色阴而不雨,凉而不寒。有一个人说起今天是潮辰,大家兴致勃勃起来,提议到海宁看潮。但是我左足趾上患着湿毒,行步维艰还在其次;鞋根...

  • 西望嘉峪关 古清生 一 离开嘉峪雄关已经是很久了,很久了,世俗生活的奔波使人疲惫,困顿,使人在茫茫人海中沉浮,生命的颜色蒙尘,精神被挤压在俗世的低压空间,令人疼痛不已。然而,在今宵的月光下,京都白昼的喧嚣退潮以后,那久别的嘉峪雄关渐渐向我泊来...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