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格与人际关系
2016-11-11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性格特点。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爱好,不同的性格之间相互吸引,相互鼓励。就像同样光滑的鸡蛋被一只大母鸡孵化,生出来的小鸡崽一个一个样。其实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同一个老...
品读《秀峰人语》有感
2016-11-11祖籍在重庆,出生在光泽,成长在武夷山,工作在延平,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漂泊异乡的人。前不久,收到文友张玉祥快递来的的散文集《秀峰人语》。一个身在异乡的人,品读一本讲述故乡人与事的书,自然会有很多感触。 《秀峰人语》由数十篇文章组成,分了好几个...
儿女随母姓就能性别平等?
2016-11-11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延续香火”,子女姓氏随父姓,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然而,近年来不时响起“姓氏改革”的呼声,安徽长丰县发起试点“姓氏改革”,子随母姓奖千元。近日,一名青年作家发声称子女应该随母姓...
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
2016-11-11有人说:“你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对这样的问题毫无兴趣回答:作为一个“读书人”、“教书先生”怎么能问出这么个极其没有水平和境界的问题来呢?自古以来,对“读书人”和“教书人”来说,“写”是最重要的一项人生责任。所以,当有人提出这样的一个问...
别给高三学子注射“兴奋剂”了
2016-11-11又到高考季,不少高中校园里随处可见高考励志标语。但有些标语,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甚至有几分害怕和忧虑。励志是好事,但也得看“励”的是什么“志”吧。 5月24日,新华网就披露过某中学高三教室里的高考标语:“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
宽容和真诚正在消失
2016-11-11漫步人生路上,总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物,与我们相依、相偎、相知、相携、相守、相伴。曾经感叹于山峰的巍峨耸立,几抹深沉,几抹凝重。细细品读,那是因为有树林,野草,山花的真诚相伴。细细品尝,那是因为有绿叶的无私相伴。相伴!那是心与心之间的一种...
文学为何被边缘化
2016-11-10文学,曾被孔子拔高到可以治国安邦的高度,他认为文学“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意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所以,历史上不论是哪个朝代,文学始终被赋予崇高的使命和身价,甚至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也尽量使用文学语言去记录那些波澜壮阔的...
中国式教育的歧途
2016-11-10“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是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否健康良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事实上,中国的教育现状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多方面都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并在很多人为制造的因素里走进歧途。 近年来,因心理压力过大,自身承受能力...
别让老人 活在过去
2016-11-10从焊窗的闪小说“活在过去”说开去 小说本来就是一种虚构的的东西,是不能拿真实生活与其较真的。但是,无论什么文艺作品,都有生活的影子,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成分,代表了作者的爱恨观念或者说道德理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用理想和现实谈谈青春
2016-11-10先把理想藏起来,理想不必天天想。因为买不起房子,所以爱情太贵了;人际关系太难处了,都不敢说不了;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漂流的,你们是现在最委屈、最难受、最不幸的一代。从喝完酒后做什么事情来判断是哪一代人。 60后:留在原地喝茶聊天 70后:唱卡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