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只有持久战才能最后胜利

推荐人:蒋建农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6-11-30 13:47 阅读:

  但是,与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相比,他们除了装备为优外,其他在政治素质和游击战战略战术素养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他们执行的片面的抗战路线,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到1943年,在敌后战场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国民党军队存在。

   而抗击日 军数量远远超过这些国民党军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日军的强力“扫荡”下虽然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是,由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并由 于实行正规军与地方武装、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终于在敌后战场站稳脚跟,并且很快得到恢复发展。1943年夏季,敌后战场进入 局部反攻阶段,主动进攻作战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收复了大量失地,成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基地。

   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积已达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抗日正规军91万,民兵220万。抗战14年间,中国总共有275万 多平方公里国土沦陷,而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投降前已经在敌后共开辟了100万平方公里的抗日根据地(其中陕甘宁边区的13万平方公里不是从日本侵占 区收复的),除去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外,收复的国土面积占关内沦陷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必须强调 的是,尽管国共两党在如何进行持久战及其在战场的实际运用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始终坚持持久抗战问题上,则是完全一致的。正是由于两个战场都歼灭和牵制 了大量日军,所以才能共撑抗战大局,才能保证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向战略反攻阶段转化。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战场,另一个战场和整个抗战的局势,都是不堪设想 的。持久战是国共两党携手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基本战略遵循。

  作者:蒋建农,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曹子洋,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三处处长、助理研究员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