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蛮子嫖娼与“公私德”之辨

推荐人:匿名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6-12-04 11:10 阅读:
薛蛮子嫖娼与“公私德”之辨
公众人物的“私德问题”在中外都是个老问题

  薛蛮子嫖娼被拘,引起了又一轮的公众人物的“私德问题”。之所以说“又一轮”,是因为我们过去曾有过无数次的讨论和辩论。因为公众人物应该有怎样的“私德”,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都是个老问题。

  人们由薛蛮子联想到了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一些人指出,以马丁·路德·金的成就与地位,他嫖娼、剽窃比薛蛮子还厉害,这些人举马丁·路德·金的例子,其实是有为薛蛮子“开脱”的意味。

  马丁·路德·金是怎么回事呢?材料显示,在二战之后民族解放的大背景下,美国南方黑人越来越不能忍受长期执行的“种族隔离”制度,民权运动风起云涌。1955年,黑人妇女Rosa Parks因为占用公车的“白人专座”而被逮捕,为了反抗恶法,马丁·路德·金发起了罢乘运动,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而且,这位民权运动领袖最终促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从法理上及部分事实上,他实现了美国的黑白种族平等。

  然而,金的私生活却有些糜烂,他经常酗酒嫖娼,与“民权领袖”形象差距颇大。他嫖娼被FBI抓住了证据,FBI试图通过“揭露”他的“私德”以击败他,有趣的是,美国媒体拒绝报道有关金的丑闻,认为性丑闻与金领导的黑人民权事业无关。于是,金的民权运动领袖的光彩没受到多少损害,反而因为他的成就而获得全美国的认可。里根总统在1983年12月签署法案: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成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这是典型的公众人物“公德”战胜“私德”的例子。当然,马丁·路德·金之所以能够获得美国公众的“谅解”,显然是由于他在民权运动上的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且,并不是每个“私德”出问题的公众人物都如此“走运”。2008年,美国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艾略特·斯皮策,同样因为嫖妓问题,被迫下课了。报道称,这位州长因重拳打击有组织犯罪和腐败而名声大振,被认为“有望入主白宫”,素有“干净先生”之称。显然,在“公德”方面是无可指摘的。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致使其招妓被揭发,“私德”的巨大反差,致其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了媒体的围攻与州议员们的弹劾。很快,这位州长就因此而辞职了。相信这样的事例能找出不少。

  在中国,对于每日接触到层出不穷的信息的大众来讲,有关公众人物私生活问题的信息就更多了。这些公众人物包括明星、企业家、学者、教授,以及政府官员等等。除了之前的明星、官员、教师们层出不穷的各种“艳照门”、“日记门”、“开房门(包括与幼女)”等等,就拿最近的来讲,进入8月份以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多名法官“集体嫖妓”事件就震惊一时。人们意外地发现,这些平日在法庭之上代表法律威严、公正严明的法官们,私底下竟然是花钱沉迷于“石榴裙下”的另一幅模样。据报道,嫖妓的法官已被停职。而薛蛮子作为知名投资人与网络意见领袖,嫖娼被拘一事,在舆论上一时间掀起了不小的风波,有人甚至以薛蛮子的财富与身份而嫖娼戏称之为“中国第一嫖客”。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但公众人物的品德问题似乎是个棘手的“文明难题”。公众人物们,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都处在公众的目光之下,处于社会的聚光灯底下。表面上衣冠楚楚、大义凛然、言之凿凿、冠冕堂皇,似乎每个人都堪为人表率,这也是大众所期待的社会精英应有的样子,然而,私底下呢?层出不穷的私生活丑闻的曝光,使人们产生疑问:该怎么看这些丑闻呢?这些“私德”败坏的公众人物,还值得信赖吗?直到今天,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仍是不统一的。

  对公众人物“私德公德”问题的两种主要看法

  一种认为:私德属私,公德属公,前者不影响后者

  薛蛮子嫖娼被拘事件发生之后,有媒体就此话题制作了专题,就比较典型地代表此种观点。专题中称:“私生活的不道德其实并没有什么。在民主国家,政客有一个私生子或者一段绯闻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是,政客要在公共生活中廉洁自好,因为公共生活涉及到民众的利益。两个互相撕咬的魔鬼好于一个天使,真相因之浮现,最终,在私德宽松的社会趋势下,发展出更加严格的社会公共道德,而这,正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具体到薛蛮子涉嫖被抓一事,即使薛蛮子私德不彰,也不能否定其部分公共言论的积极意义。”

  微博上“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同样持这一观点,认为自身有私德范畴内的瑕疵并不影响对公权力的运行保持警惕、要求制衡、依法监督、提出批评的权利。微博称:“新闻来袭。即使@薛蛮子真的一时糊涂,这仍然不会改变他做过慈善、帮过创业者、说过逆耳忠言、推动过社会进步的基本事实。犯错就是犯错,犯法就是犯法,每个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一码归一码,此刻更重要的仍然是他微博上的那些言论,哪些我们同意,哪些不同意,而不是其它。”

  认证为“甘肃广电总台资深主编、主持人刘忆辛”的微博也表示:“我不会因该事件对薛蛮子降低评价,谁都不是圣人,或多或少都有瑕疵。”

  也有人认为,同是公众人物,薛蛮子与掌握公权的官员不同,他的私德与社会关系并不大。有网友的博客称:“作为薛蛮子,不管他是大V还名人,首先,他是一个平头百姓,不掌握公权,他们的私德和社会关系不大,如果说他们的言论对社会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对不起,麻烦你直接针对他们的言论定罪,是造谣污蔑,还是诽谤,麻烦你们找到足够的证据直接起诉,中国的法律对言论并不是没有规管。如果他们有言论犯罪行为,完全开可上庭起诉。”

  署名“杨震”的一篇文章则指出,媒体没有理由大肆关注薛蛮子的“私德”,更应关注他的“公德”。文章说:“在现代社会公私领域明确分离的原则下,薛蛮子嫖妓的‘私德’,媒体和公众都没有理由大肆宣扬和攻讦。相反,薛蛮子的‘公德’更值得关注。”显然,该作者认为,“公私领域明确分离”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