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也许是致命的缺陷

推荐人:褦襶子 来源: 美文阅读网 时间: 2016-12-17 10:00 阅读:

  对心灵构成重创的是孤独,倘若“远远”的精神世界里有一个“恋人”,她的结局或许是另一个结果。大概所有象“远远”一样优秀的孩子,家长与老师都不会给孩子这个机会。其实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初识“人性”时的感觉,可在我们的社会里,这种美好被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扼杀得义无反顾。早恋影响孩子学习成长,是引导不利的结果,并非早恋的过错。本来是孩子成长优势的早恋,家长老师为推卸引导不利责任,硬将其说成孩子的过错。

  首先人生没有完美,而师长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还常常无情地“人为制造缺憾”。这种对于完美的追求是致命的,致死的我们为之惋惜,致残的又有多少人为之关注?“远远”的母亲,那个高级教师,在她的生命教育课里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么老套的说教,对于灵魂深受困扰的孩子有多大的说服力!

  人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因为生命美好。生命美好体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人活着就是“要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那生命的美好在哪里?希望在哪里?从没有甚或很少感受生命美好,孩子越大会越绝望,若无法摆脱父母观念的束缚,就只有彻底离开这个世界。人面对“痛苦、挫折、不幸、”的勇气来源于对曾经感受的美好生命的向往。如果没有这种感受或者感受模糊了,哪是还来得“勇气”!

  黄侃老师最后说“只要她(指她的女儿)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孩子的成功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爹妈督促的结果。有许多父母用他们督促孩子,使孩子们没有象哪个哪个孩子那样荒废学业来标榜自己操纵孩子灵魂的伟大,其实这大多不是父母的功劳,而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说父母的督促没有用,但这也只是给孩子一种选择的提醒,仅此而已。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里违背常理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我们总是喜欢自欺欺人,把成功都视为是自己的功劳,把失败都看作是客观原因所致。

  俗话说“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追求完美的教育只是国人潜意识里的海市蜃楼。当意淫幻灭,绝大多数的孩子无法面对生活目标的突然消失。越是付出巨大努力的优秀的孩子,越无法承受这种巨大反差。

  希望孩子杰出优秀没有错,只要给他们成长的土壤就足够了。想人为地使孩子进步的更理想些,是揠苗助长。因为孩子成长的速度取决于内因。迫使孩子追求完美,往往意为着摧残与毁灭。

赞助推荐